請謹防電信網絡詐騙!

案例一

杜某接到自稱某網店客服的電話,稱其前幾日購買的染發劑有質量問題,現需向杜某進行退款理賠,杜某信以為真。

該“客服”誘導杜某下載一款軟件,通過該軟件打開手機屏幕共享功能並按照指示進行操作。

稍後,杜某手機收到銀行卡被轉款2萬元的短信,才意識到上當受騙。

 

警方提醒

接到自稱是電商、物流客服電話時,務必到官方平台核實。

切記!

正規網絡商家退貨退款無需事前支付費用,切勿點擊陌生人提供的網址鏈接,切勿隨意填寫銀行卡密碼、短信驗證碼,更不要按照對方指示打開屏幕共享功能。

案例二

李某在網上看到出售茅台酒的廣告,遂按照對方留下的聯係方式添加為微信好友谘詢詳情。

 

對方自稱為廠家直銷,可提供內部價,但需私下交易。商定好價格後,李某向其賬戶轉賬11000元

幾日後,向對方谘詢物流配送信息時發現被拉黑,才發覺被騙。李某為找到騙子,在網上搜索私家偵探後添加一名自稱私家偵探的人為好友,對方稱可以通過手機定位為李某找人,但需先支付1萬元勞務費,李某向對方提供的賬號轉賬1萬元後發現再次被拉黑。

 警方提醒 

通過社交網絡平台交易時,一定要詳細了解商家真實信息,多方麵綜合評估,交易時要有第三方做擔保。

一定要選擇正規的購物、服務平台,對異常低價的商品提高警惕,不要相信所謂的論文代寫、私家偵探、提供定位等服務信息!

案例三

王某接到一名自稱某金融監管部門處理高息貸款工作人員的電話,聽到對方說有貸款逾期造成不良記錄,將影響個人征信。

經過一番交流,王某相信對方身份,並按指引先後3次向所謂的“某金融監管部門認證對接賬戶”的3個不同賬號轉賬,共計25萬元,其中23萬元為王某從3個金融平台借貸的款項。"你還用過哪些銀行卡和貸款軟件?”當對方一再問及該問題時,王某方才醒悟過來,意識到上當受騙。

警方提醒

如果對個人征信存在疑問,應當通過官方渠道進行谘詢,不要輕信陌生來電。

案例四

樊某接到自稱某金融機構客服的來電,詢問是否有貸款需求,樊某正好需要資金周轉,便添加了對方企業微信好友,並下載一款名為“京柬金融”的軟件,在軟件上申請貸款後對方以交會員費、解凍金、證明還款能力等為由要求其轉賬。

樊某向對方轉賬13.7萬元後,對方仍稱貸款條件不滿足不能放貸,隨後便失去聯係。樊某發現下載的貸款軟件也已無法登錄,才覺察到被騙。

 

警方提醒 

如有貸款需求,建議通過正規渠道辦理。正規機構在放款前不會收取任何費用!

不要輕信網絡貸款廣告,凡是要求在放款前先交會員費、保證金等費用或要求轉賬刷流水的都是詐騙!

案例來源:反詐手冊